一、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
(一)积极响应统筹部署。3月25日,学院党委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专题会议。4月7日至8日,学院党委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推进会。4月19日,学院党委召开专题会议,会议对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计划等进行讨论、定稿,逐项明确参加人员和工作要求,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走实、走深。5月10日,学院党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首次督查反馈的意见,查找问题和不足,细化各项工作内容。6月22日,学院党委召开扩大会议,各教工党支部介绍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二)全面开展专题学习。现已开展中心组政治理论学习5次。16个党支部参考学院党委配发的学习资料,以多种形式开展工作,坚持真学、细学、深学,党员个人自学日常化。开展领导班子成员交流研讨2次,专题讲座2次。学院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讲授专题党课共19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0次。学生党员任旭超荣获2021年度学生党支部书记“学百年党史,担青春使命”讲党课比赛三等奖。



(三)赓续强化政治引领。确定庆祝建党100周年文化活动3项,完成1项,另外2项正在筹备中。开展汪锋故居纪念馆参观学习、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实践等活动3次,共一百余人参加。依托易班平台开展党史知识竞赛1次,154名本科生党员参加。荣获学校第一届大学生党史知识竞赛一等奖。



(四)领衔参与专题培训。本科生党支部开展“国情时政大学堂”集中学习活动20次,各党支部开展交流研讨共32次。130名本科生参加师生“同上‘四史’思政大课”。学院承办由党委学生工作部举办的“丝路民相亲·党史聚人心”丝路文化节系列活动,四百余名本科生参与其中。

(五)扎实推进“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教研室会议、座谈会、个别谈话等方式,学院目前列出任务清单4项,已完成2项,2项正在进行中。
二、党史学习教育的特色
(一)建立并强化政治与业务的关系,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相结合。专题学习紧扣根本要求,突出学习重点,扩大学习成果,着力将学习效果体现到增强党性、提高能力、改进作风、推动工作上,将加强学习教育同研究、落实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工作结合,努力推动学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建立并强化学习教育与办学精神的关系,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学好铁人精神、大庆精神相结合。坚持党史学习教育与行业史、学校史学习相结合,突出石油精神、铁人精神,指导全体党员学深悟透,践行实事,加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建立并强化学习教育与育人使命的关系,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立德树人使命相结合。抓牢抓实“三会一课”、教职工专题培训等活动载体,引导全院教师深刻把握高等教育办学规律、教书育人规律、科技创新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四)建立并强化学习教育与教育理念的关系,将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思政建设相结合。通过课程思政青年教师专项培育计划,邀请革命后代讲家风、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党史宣讲,举办“铁人精神”专题报告会等,用好课堂主渠道。成立学生党史宣讲团,开展党史知识竞赛,开展微朗诵、微分享等,党史学习教育“思政大课”丰富多彩。

三、党史学习教育取得的成效
(一)加强政治建设,进一步提升班子成员领导力。班子成员在学习中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更加自觉地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同心同力共谋学院发展。
(二)树牢宗旨意识,进一步增强师生员工凝聚力。学院坚持以强大的主流思想舆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扎实开展 “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党员领导干部积极带头,师生党员全员参与,围绕学院建设发展重点难点、师生急难愁盼两类问题,汇集问题清单,实行台账管理,把握关键时间节点,提出解决举措。杜绝列“空头支票”,防止泛化、简单化、贴标签,提升广大师生获得感、凝聚发展力。
(三)强化担当意识,进一步增强教工党员责任感。通过学习,全体教工党员深刻理解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学习党史同立德树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成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四)融入思政大课堂,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奋斗动力。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三全育人”,组织开展祭奠先烈、寻访红色教育旧址等活动,教育引导教工坚守育人本位和教育初心。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堂主渠道,探索“思政+专业+实践”的党史教学新模式,夯实铸魂育人课程根基。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青年学生对党史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